当前位置:
发布时间:2025-04-05 11:52:42
該作者家鄉(作者表示為保護該村莊,並未透露村名)有1452名村民、355戶人家,村長是由軍政府任命,但由於軍政沒有下達任何防疫措施,因此是由村民們自己對付疫情。
文:梁東屏(34年資深駐外國際記者) 以自己的認知貼記者標籤,實際上侮辱了記者 前一陣子,日本《產經新聞》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應邀上了台灣《三立電視台》廖筱君主持的《新台灣加油》節目,談了有關台灣應對新冠疫情的問題,他對台灣在控制疫情上的表現讚譽有加,甚至稱之為「奇蹟」,但同時也表示他深深感覺到台灣社會的撕裂,亦即明明在前線的人做得很努力的時候,後面卻有一群人,天天用惡毒的語言,攻擊前線的指揮官。我也在東帝汶遇到後來成為好友的加藤諒(KATO Ryo),他也是獨立記者,十分節省,我常常請他吃飯。
時間是1997年,我那時擔任《中國時報》紐約新聞中心主任,有天突然接到美國的一個古巴團體送來的電郵,大意是說當年5月要舉辦華人到古巴150周年紀念的一連串活動。日本記者就是這樣採訪的。(文中提及的留言,可點擊上圖查看) 世界任何角落,都見得到日本記者的身影 我自己的經驗是,如果以東方媒體來說,日本的媒體才稱得上是國際媒體,世界上任何角落也都見得到日本記者的身影。我自己的記者生涯長達36年,其中34年是駐外,比一般的台灣記者更有機會接觸到日本記者,因此對那則留言很不以為然。我的想法則是,古巴當時是很封閉的地方,跟外界幾乎沒有什麼互動,所以他派駐在哈瓦那,也許十天半月都發不出一條稿子,所以悶得慌了,碰到我這個從外面進去的「新鮮人」,才想來聊一聊。
Photo Credit: AP / 達志影像 梁東屏第一次結識日本記者,是遠在每週加勒比海的古巴哈瓦那 衝鋒陷陣的日本獨立記者特別多 我在1998年調職東南亞,適逢印尼的多事之秋以及東帝汶鬧獨立,碰到的日本記者就多了,特別是在東帝汶。我於1999年前往東帝汶採訪情況混亂又危險的獨立公投新聞,就碰到多位日本獨立記者,有次一位日本記者租了輛計程車要到山區的投票所採訪,但計程車司機不敢去(反獨立的民兵會殺人),他就決定自己開車,然後找了包括我在內的幾個記者分攤車租,那次我們還真的在回程時遇到反獨立民兵,對方也還真的差點開槍(這部份故事太長,以後有機會再說)。新美國安全中心(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)執行長方登(Richard Fontaine)表示,拜登撤軍其中一個原因,是希望把更多專注力放在中國身上,但若阿富汗陷入危機,變成持續性問題,反而可能導致美國分心。
前美國在台協會(AIT)台北辦事處長楊甦棣(Stephen Young)則指出,美國近年在阿富汗等於是把錢投入無底洞,才會止血撤軍。」 至於台灣是否可能成為下個阿富汗?華府幾乎一面倒喊「兩個差很遠」。這也是為什麼,在民兵組織塔利班(Taliban)幾乎沒遭遇抵抗,一週內輕易拿下包括首都喀布爾在內等多座阿富汗要城後,拜登會對撤軍決定更加堅定不移,甚至氣憤說出:「阿富汗軍隊都不打的仗,不該叫美國人打。但這背後是20年時間、超過1兆美元(約新台幣28兆元)資金挹注、2448條美國士兵寶貴性命,要用結論抹滅美國過程中的付出,說不太過去,況且撤軍是美國兩黨長年共識,也獲人民高度支持。
若想降低雙方失算機率,包士可呼籲,華府應清楚警告北京不要輕舉妄動,表明美國會捍衛台灣,美國盟友也須清楚傳達中國若犯台,他們會加入護台行列。易思安雖批評阿富汗情勢是場「外交政策災難」,但他認為,拜登可能因此變得更加果決,努力確保不會有更多友好政府遭壓迫以及受黑暗勢力蹂躪,這對台灣就有利。
楊甦棣說,美國對台灣的立場,也獲得大部分東亞區域的暗中支持,包括東京近來傳達的訊號越來越清楚,亦即台灣若遭攻擊,會對日本切身利益構成生存威脅。不過,部分學者坦承,美國撤軍可能對印太區域造成負面影響。第二,美國當前有更迫切挑戰,例如中國、俄羅斯。她說,美國撤軍過程雖混亂、執行不善,外界不該忘記美國在阿富汗投注的時間、金錢及損失的人命,「若真的要做類比,應是美國可能為台灣流的血、奉獻的資源至少會與(阿富汗)相當,甚至是更多
美國也十分在意台灣在防衛上是否有自己做出努力,包括提升國防預算等。若想降低雙方失算機率,包士可呼籲,華府應清楚警告北京不要輕舉妄動,表明美國會捍衛台灣,美國盟友也須清楚傳達中國若犯台,他們會加入護台行列。但美國對台灣長年承諾的基礎是要維繫台灣自治,對抗來自好戰、對領土貪婪中共的威脅,而這擁有美國國會跨黨派廣泛支持。第三,美國不可能幫阿富汗捍衛家園一輩子。
新美國安全中心(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)執行長方登(Richard Fontaine)表示,拜登撤軍其中一個原因,是希望把更多專注力放在中國身上,但若阿富汗陷入危機,變成持續性問題,反而可能導致美國分心。但這背後是20年時間、超過1兆美元(約新台幣28兆元)資金挹注、2448條美國士兵寶貴性命,要用結論抹滅美國過程中的付出,說不太過去,況且撤軍是美國兩黨長年共識,也獲人民高度支持。
楊甦棣說,美國對台灣的立場,也獲得大部分東亞區域的暗中支持,包括東京近來傳達的訊號越來越清楚,亦即台灣若遭攻擊,會對日本切身利益構成生存威脅。首先,美國為什麼執意現在撤軍?從總統拜登(Joe Biden)4月宣布撤軍以來談話,可歸納出三大原因。
她說,美國撤軍過程雖混亂、執行不善,外界不該忘記美國在阿富汗投注的時間、金錢及損失的人命,「若真的要做類比,應是美國可能為台灣流的血、奉獻的資源至少會與(阿富汗)相當,甚至是更多。易思安雖批評阿富汗情勢是場「外交政策災難」,但他認為,拜登可能因此變得更加果決,努力確保不會有更多友好政府遭壓迫以及受黑暗勢力蹂躪,這對台灣就有利。此外,拜登也應宣布邀請台灣出席12月民主峰會,並對台灣進行第二筆軍售。華府智庫「德國馬歇爾基金會」(GMF)亞洲計畫主任葛來儀(Bonnie Glaser)17日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,台灣和阿富汗截然不同,美台關係深厚且有歷史淵源,包括在經貿、人民的連結方面,且台灣是個蓬勃民主政體,與美國共享相同價值。這也是為什麼,在民兵組織塔利班(Taliban)幾乎沒遭遇抵抗,一週內輕易拿下包括首都喀布爾在內等多座阿富汗要城後,拜登會對撤軍決定更加堅定不移,甚至氣憤說出:「阿富汗軍隊都不打的仗,不該叫美國人打。第二,美國當前有更迫切挑戰,例如中國、俄羅斯。
以台灣為例,美國支持台灣的一大前提,是台灣不得是台海挑釁那方。」 至於台灣是否可能成為下個阿富汗?華府幾乎一面倒喊「兩個差很遠」。
第一,美國早已達成最初進攻阿富汗的反恐目標,包括2011年狙殺蓋達首腦賓拉登(Osama bin Laden)。只看撤軍動作表面,很容易做出美國拋棄阿富汗的結論。
前美國在台協會(AIT)台北辦事處長楊甦棣(Stephen Young)則指出,美國近年在阿富汗等於是把錢投入無底洞,才會止血撤軍。」 美國軍事專家、華府智庫「2049計畫協會」(Project 2049 Institute)研究員易思安(Ian Easton)呼應表示,從美國國家利益、法律、聲望、安全布局與基本價值角度來看,「台灣比阿富汗重要1000倍」。
不過,部分學者坦承,美國撤軍可能對印太區域造成負面影響。前美國國防部長辦公室中國科科長包士可(Joseph Bosco)則指出,拜登撤軍阿富汗一事,恐會向敵國發出美國「軟弱」訊號。文:徐薇婷(中央社駐華盛頓特派員) 「今日阿富汗,明日台灣」這句話配上美國撤退班機飛離、喀布爾機場湧入大批逃難阿富汗民眾景象,難免讓台灣人心生恐懼想要染髮的顧客在選擇了顏色後,就可以利用平板看到所選的顏色在自己頭髮上的感覺。
當天,很多民眾在門口排隊,想要見識一下這家號稱「無人」的商店有什麼特別。而記錄顧客在店內一舉一動的,則是掛在屋頂上過百支鏡頭,以及每個貨架上都有的重量感測器。
如果他想要購買這項產品,只要拿起手機掃描一下銀幕中或貨架上的QRCode,亞馬遜就會將產品寄到家中。目前,這家髮廊只開放給亞馬遜員工。
這家髮廊除了提供傳統的剪髮、吹髮、染髮等服務之外,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是它大量採用科技來提升顧客的體驗。理髮時很常會需要等待。
美髮師在每位顧客離開後會為設備消毒。亞馬遜當然不可能讓這樣的事發生,它將雜誌放到Amazon Fire平板中,讓顧客可以輕易的找到自己想看,而且是最新的雜誌。這樣,顧客就能快速的嘗試不同的顏色,也不用擔心染了不喜歡的顏色而後悔莫及。平板搭配擴增實境,用高科技輔助美髮服務 除了Amazon Fresh,亞馬遜今年4月宣佈會在倫敦東部開設一家兩層樓,佔地1500平方公尺(約454坪)的美髮店Amazon Salon。
當顧客從貨架上拿下任何產品時,重量感測器和鏡頭就會透過複雜的演算法來判斷他拿了什麼,然後加到這次的購物清單中。在柵門打開的同時,App也會同時將顧客的帳號登入,在賣場內所進行的一切活動就會被紀錄在這個帳號內。
但唯一的問題就是顧客無法馬上看到帳單。當客戶把手上的商品放回貨架時,同樣的機制也會在判斷後將對應的商品從購物清單中移除。
畢竟一些服務還是要透過人來處理。髮廊內也裝置了隔板,確保每位顧客都在安全的情況下接受服務。
发表评论
留言: